日前,以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旗下产险、寿险、健康险服务场景中的三个真实案例为原型拍摄而成的系列微电影——《逢生》《新生》《再生》正式出炉,以影像形式表达“太保服务”内核——“责任、温度、智慧”。
作为三地上市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中国太保多年来一直积极践行企业责任,以创新风险保障、拓宽保险项目、护航社会民生等方式,不断提升“太保服务”,为社会发展贡献“太保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百余商户身临绝望,中国太保理赔员深入现场、拍照取证,用责任扛起灾后重建的希望;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海岛渔船上的宁静,也带来了家人的手足无措,中国太保“视频医生”让生命延续;一纸诊断书,让年轻人失却希望,“太保服务”用温度向无助的人伸出援手……
中国太保的这一系列微电影,让不少人为之唏嘘、感叹,也感慨于“太保服务”的体贴入微。而影片中所呈现的,仅仅只是“太保服务”的一个个缩影。多年来,中国太保积极践行企业担当,在公益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以“责任照亮未来”公益支教活动为例。自1996年以来,中国太保陆续在山东、云南、江西、甘肃、四川等地捐建捐助了60多所希望小学,捐助金额超过3000万元,大大改善了学校硬件条件,让孩子们有了安心上课的环境。自2008年起,中国太保启动了“责任照亮未来”公益支教活动,每年选拔有专业基础的员工、客户作为志愿者前往希望小学支教,教授知识,启迪梦想,搭建起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
活动开展13年来,已走过30多所希望小学,1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5000多名希望小学的孩子从中受益。
“如今,‘责任照亮未来’已成为中国太保的公益活动品牌,立足于贫困地区学生的扶志扶智,爱心版图不断扩大:从三区三州的校企合作职业人才培养,到‘祖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游学活动;从暖冬行动的‘温暖包’,到‘不让梦想咕咕叫的’营养午餐,中国太保参与活动的人员、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对贫困学校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开展公益活动,积极创新保险项目、提供精准防贫服务,也是中国太保践行企业责任的表现之一。
2017年底,针对扶贫工作中面临的“边扶边增、边脱边返”突出矛盾,中国太保与贫困地区政府合作推出全国首个精准防贫保险项目“防贫保”,创新采用“群体参保、基金管理、社会经办、阳光操作”的模式,为临贫易贫人群提供防贫托底保障。
“防贫保”针对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分类设置防贫保障线和救助标准。当受助群众因病、灾、学导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防贫保障线时,保险公司按程序对受助群体情况进行核查,确认自付费用或损失超过救助标准后,对超出部分分段按比例实施医疗、灾害、教育救助,使受助群体实际经济状况回升至防贫保障线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贫、易贫人群因个人抗风险能力薄弱导致的致贫、返贫问题。
未来,中国太保将持续推进“防贫保”的深化发展,聚焦消除相对贫困、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推进保险创新,为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贡献太保力量。
医疗保险和养老,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中国太保践行国内领先保险集团企业责任的重要切入点。
长期以来,中国太保以“保险+服务+科技”的方式全面参与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如今已在26个省市、超过90个地区承办260余个政府合作医保项目。
凭借自身服务国家医改、参与医保经办23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风控优势,中国太保还研发了医保基金运行大数据风控平台,助力实现医保经办的精细化管理、医保基金的智能化监管,为医保基金平稳运行筑起“护城河”。在近日召开的2020年中国保险业信息技术年会上,该平台荣获了2020 保险业线上化技术应用案例二等奖。
“中国太保以‘保险+数据科技’打造发展源动力,对推动实现医疗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有业内人士表示。
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养老问题,中国太保也积极出谋划策,于2020年在上海率先动工建设了大型颐养社区项目——大保家园•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颐养中心,并于日前开建了太保家园普陀国际康养社区暨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示范工作基地,探索覆盖全老龄段的“一城双园三养”养老新模式创新。
中国太保方面表示,下一步,将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与护理康复服务高度融合发展机制,为长护险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太保样本”。
(正文已结束)
推荐阅读:南充热线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